close

南極探險家薛克頓爵士 (Sir Ernest Shackleton, 1874~1922)。1913 年,薛克頓在倫敦的幾家報紙上刊登了一則非常簡短的啟事,徵求志願者參加籌備中的南極遠征。他希望吸引 50 到 75 人詢問,沒想到竟然有五千名熱血男兒回信: 

 徵求男子漢參加兇險旅程。薪水微薄,天氣苦寒,漫長幾個月完全黑暗,經常處在危險當中,不知能否安返。一旦成功,即得榮耀與名望。

──恩斯特‧薛克頓爵士

 原文:

MEN WANTED for Hazardous Journey. Small wages, bitter cold, long months of complete darkness, constant danger, safe return doubtful. Honor and recognition in case of success.
--Sir Ernest Shackleton

 原文只有 26 字,卻囊括了宣傳活動成功的三個要素:

1. 興奮感 (excitement)
2. 新聞性 (news)
3. 具有強烈吸引力的行動呼籲 (a compelling call to action)

 具備的條件是協調性、忠誠度、熱情和開朗,重視態度甚於專業知識。

薛克頓的領導力歸納成九大原則。

一、樂觀主義 薛克頓不只看事物美好的一面,同時還堅信自己最後一定會成功,不考慮其他可能性,事實上他對自己這項特徵也相當自負。1915年4月底,船被冰塊嚴重擠壓時,他並未關起房門召集幹部開緊急會議,讓已經非常憂慮恐懼的隊員更加緊張,而是在隊員吹口哨的伴奏下,在冰上跳起華爾茲。

二、耐力很多 領導者都信心十足,不過他們不一定有耐力。薛克頓接受人力也有無法勝任之事的事實,並耐心等候良機到來。

三、整合力 要讓個性、教育程度和社會階級不盡相同的團員全數生還,最重要的是能讓他們團結在一起。薛克頓重視公平,所有人在船上都要輪流值夜班、掃甲板、照顧狗。發放冬裝時,先發給低階船員,最後才是登陸的隊員。

四、宣示主權 薛克頓讓每個隊員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領導者。薛克頓讓隊員知道自己時時刻刻都能掌握狀況,不讓他們有疑慮。不過因為他重視公平,贏得所有隊員的信任,相信他的指令不是「命令」,而是「正當的指示」。

五、彈性的因應能力 薛克頓讓所有團員、不論個性堅強或懦弱,都相信所有人會生還,使他們把自己的力量發揮到極致。

六、起帶頭作用 自己擔起最困難的工作,向部屬展現誠意和自信,提高領導者的地位。所有隊員必須下船時,船員都想帶走所有自己的物品,為了催促團員,他率先丟掉皇太后送他的、象徵榮譽的聖經,做了示範後,隊員們的動作也變得迅速。不過隊員要丟掉斑鳩琴時,被他阻止。

七、孤獨領導者 有時控制部屬,例如知道某些資訊會打擊士氣,就會保守秘密。他並非信任所有隊員,不過絕不會讓隊員察覺此事,必須忍受孤獨。

八、禮節 就算體力已達到極限,也會永遠保持「紳士」風範,而且這種態度逐漸成為這個團隊的行動規範,他認為集團的倫理比糧食更重要。

九、甘冒風險 薛克頓不會冒不必要的風險,隊員稱他為「十分謹慎的老板」。不過如果無路可走,不論多危險的方法,他都會嘗試。

 

一位英國探險家說過一段有名的話來評價南極的探險者:「若想要科學探險的領導,請斯科特來;若想要組織一次冬季長途旅行,請威爾遜來;若想組織一次快速而有效率的探險,請阿蒙森來;若是你處在毫無希望的情景下,似乎沒有任何解決辦法,那就跪下來祈求沙克爾頓吧!」

  薛克頓的風險意識、求生意志與激勵士氣的能力為日後世人所推崇。如果說史考特是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劇英雄,那麼薛克頓就是絕望者的救星。

聖母峰英雄(希拉瑞)見鬼記

(薛克頓)1916年在南極探險的時候喪生。最近大家呼籲要保留他在南極的小木屋。其中,(希拉瑞)也是聲援的對象之一。不過,他在一卷錄影帶裡提到,和(薛克頓)的靈魂相見的情形。

他說,他一到這個小木屋,沒看到什麼家具,卻清楚看到(薛克頓)朝著自己走過來,還跟他說歡迎光臨,接著景象一閃,他就消失了。希拉瑞說,他很少見到鬼,但看到(薛克頓)的影像是他唯一一次見鬼的經驗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AMCC66 的頭像
    IAMCC66

    西西禁獵區

    IAMCC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